青島新聞網愛心助農第二彈 日售萬斤瑯琊海蠣子
青島新聞網2月29日訊(記者 黃曉 寧冠宇)每年這個時節(jié),正是貝類海鮮大量上市的時候,然而今年受疫情影響,銷路不暢導致省內大批海產品滯銷。接到養(yǎng)殖戶的求助后,青島新聞網聯(lián)手青島海洋發(fā)展局、青島交運集團啟動愛心助農活動,繼上期海虹熱銷后,又應市民要求發(fā)起了海蠣子團購,僅昨天一下午就售出近萬斤海蠣子。
愛心助農活動啟動后,不少養(yǎng)殖戶聯(lián)系我們進行了滯銷農產品登記。盡管是公益活動,但我們仍堅持應以優(yōu)質的產品回饋愛心市民,不能讓大家的愛心“受傷”。為保證質量,工作人員對比了市面上二十多家貨品,經過嚴格的質量篩選后,最終選定了青島本地的瑯琊海蠣子。
位于西海岸新區(qū)的瑯琊鎮(zhèn),海域水質好、水溫適宜,非常適合海產養(yǎng)殖。其養(yǎng)殖品種屬于太平洋牡蠣,是我國八十年代中期從日本引進的牡蠣品種。太平洋牡蠣較其它品種個頭大、勻稱,基本每個都有巴掌大小,同時殼大而薄、肉體肥滿,肉質飽滿、口感鮮美。
實物展示,每個都有巴掌大小。
今天上午,本網記者跟隨交運生鮮配送車前往西海岸新區(qū)瑯琊鎮(zhèn),為網友們進行了海蠣子的上貨直播。在養(yǎng)殖廠中,一筐筐今早剛打撈上岸的海蠣子先放到海水池中浸泡,通過流動沖水吐沙,使得這里出廠的海蠣子無論外殼還是蠣子肉都更干凈。同時養(yǎng)殖廠里還有一臺專業(yè)的清洗設備,能夠對外殼進行沖刷,消費者買回家后只需要簡單清洗就可下鍋。
打撈上岸的海蠣子會先在海水池中浸泡,沖水吐沙后更干凈。
除了直播上貨,我們還邀請了藍港海鮮的行政總廚,在直播中教大家做蒜蓉粉絲生蠔,貼心地為網友們獻上海蠣子烹飪教程,方便大家“現(xiàn)學現(xiàn)賣”,晚上就可以在廚房大展身手,不“辜負”新鮮肥美的海蠣子。
大廚線上教學海蠣子的做法。
同時,應廣大網友要求,在原先的基礎上,我們又增加了團島市場、寧夏路大潤發(fā)、埠西市場、十五大街古玩城、城投琴海灣、綠城理想之城、睿星農貿市場、魯信長春花園、麥島市場等十多個提貨點,可覆蓋市南、市北、李滄、嶗山和城陽五區(qū),為市民提供便捷的取貨服務。
在大潤發(fā)提貨點,大爺拿著小箱來取海蠣子。
“看到新聞網發(fā)起的愛心助農團購,正好我們也喜歡吃海蠣子,又能助農,兩全其美。”在寧夏路大潤發(fā),前來取貨的愛心市民表示,此前錯過了海虹團購,這次看到增設了大潤發(fā)取貨點,家住附近的他們迅速下了單。領到團購的海蠣子后,有不少市民對產品品質贊不絕口,“我剛看了很新鮮,個頭也大,質量很好。此前出于對你們的信任,毫不猶豫就下了單。主要是為了獻愛心,能做一點是一點,希望多少能幫到養(yǎng)殖戶。”
因為家人酷愛吃海蠣子,有市民一下買了三份、18斤!
每份6斤,已提前打包好,前來取貨的愛心市民看到實物后都非常開心。
心急的網友已經開吃了,紛紛在團購群中秀起了廚藝。
網友曬圖
非常感謝網友們的信任,相信在廣大愛心市民的幫助下,我們一定能夠共克時艱、度過難關。為幫助辛苦耕耘的農民、養(yǎng)殖戶減少損失,我們將持續(xù)進行愛心助農活動,需要助力銷售的農民、養(yǎng)殖戶可進行滯銷農產品登記,留下聯(lián)系方式,后續(xù)將有工作人員與您聯(lián)系。 >>>點擊鏈接進行滯銷農產品登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