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春節(jié)到來,春節(jié)里的許多傳統(tǒng)還在,但已隨著社會的發(fā)展有了些許改變,仔細體味其中的細節(jié),有的代表了進步,有的卻標示著文明的失落。
先說對聯(lián),這是過春節(jié)最具代表性的傳統(tǒng)之一。以前的對聯(lián)大都是手寫的,寫者不同,書法有好也有普通的,但感覺很真實質樸;對聯(lián)的內容也有很多是自己構思的,可能有的對仗不太工整,但是也體現(xiàn)民風民俗,也很真實質樸。但現(xiàn)在不同了,大多春聯(lián)都是印刷品,字體很漂亮,內容也很嚴謹,但是可讀可看性降低了,都是些大同小異、非常雷同的東西,沒什么趣味。還有“福”字,都變成商家的廣告宣傳資料了,“!弊纸巧系纳碳颐Q以濃厚的商業(yè)性使年味大打折扣。這一切都是現(xiàn)代化科技進步、商業(yè)意識濃厚的產物,從一定角度上說也是現(xiàn)代文明的產物,但如果大家都像從前一樣,自己寫“!弊,自己創(chuàng)作春聯(lián),我們的春節(jié)是不是年味更足?
再說娛樂。按傳統(tǒng),我們的春節(jié)是辭舊迎新、祈福迎祥的日子。從前,在過年的這幾天里,人們總要走走親戚、嘮嘮家常、舞舞獅子、唱唱大戲……用歌舞升平來慶祝這個不同尋常的日子。但自從電視走進千家萬戶,看電視成為過年的娛樂主題;自從電話、手機成為日常用品,用電波傳送祝福成為新年問候的主要方式;還有伴隨著電腦、棋牌、麻將、卡拉
O
K不斷融入人們的生活,傳統(tǒng)的娛樂少了,戶外活動少了,人與人之間的空間距離和心理距離也拉大了。不知道這些是物質文明進步帶來的好處還是無奈?
過年就不能不提到“壓歲錢”與“送禮”。過去,長輩們給孩子一點壓歲錢是為了驅惡辟邪,祝福他們健健康康地長大;親戚們互相走動送點過年的禮物也是一種祝福,表示互相惦記著。但現(xiàn)在,“壓歲錢”和“年禮”都有些變味了。一方面壓歲錢的數(shù)額越來越大,成為許多家庭的精神和經濟負擔,也給孩子們帶來了許多負面影響。另一方面,借過年給領導或關系單位送禮之風漸漸興起,過年送禮,送禮者和收禮者都很坦然,這滋生了腐敗之風。這樣變味的傳統(tǒng),我們還要嗎?
熱鬧地聚餐是過年不可缺少的一個節(jié)目,親戚也好,朋友也好,在過年的日子里聚一聚,找回平日因工作繁忙而忽略的感情,是“年”帶給我們最大的樂趣。但
S
ARS過后,人們似乎對飲食衛(wèi)生又看得很淡了,F(xiàn)在過年聚餐很少在家里舉行,因為太麻煩,飯店酒店就成了人們聚會的場所?稍诰鄄蜁r很少有人提出分餐,連用公筷公勺都很少提及。而且,喝酒要喝到醉,抽煙不在乎是否身邊有老人、婦女與孩子。也許是相互間感情太深了不在乎這些細節(jié)。我們能否破破這種“哥兒們義氣”,做文明的先行者?
總有人說我們的年味太淡,要找回過年的傳統(tǒng)。可是不管平淡的年也好,熱鬧的年也好,都應是個平安年,是個文明年。我們要享受傳統(tǒng)的佳節(jié),繼承傳統(tǒng),又揚棄傳統(tǒng)。我們今年的良好習慣就將是明年的優(yōu)良傳統(tǒng)。王娉根據(jù)新聞網網友在青島論壇的帖子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