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報訊
據(jù)《沈陽晚報》報道,家住沈陽市大東區(qū)的張學忠,是沈陽北方賓館的退休工人,因其自稱是張作霖的“九兒子”而名噪一時。10年前,一篇《張作霖有“九兒子”嗎?》的文章對張學忠的身份提出質疑。張學忠認為文章侵害了自己的隱私并侮辱了其母親,向法院提起訴訟。10年中,張學忠打了6場官司,每場均以失敗告終。不久前,沈陽和平區(qū)法院一審判決駁回張學忠的訴訟請求,70多歲的他又提出上訴。2月3日,此案在沈陽中法進行了不公開審理。
張學忠:
要把官司打到底
3日的庭審結束后,張學忠給記者拿出一摞由公安、統(tǒng)戰(zhàn)、居委會、公證處等相關部門和人員出具的材料,來證明自己與張作霖的血緣關系。張學忠說:“從1994年至今,我已經(jīng)打了6場官司了,雖然每次都敗訴,但我還是要將官司打下去,就是要證明我是張作霖的兒子!
楊景華:張作霖死后有子?
“張作霖根本沒有九兒子,他是假的!睏罹叭A說:“張學忠只不過是北方賓館的一名工人。1992年7月末,遼寧大學召開東北軍14年
抗戰(zhàn)史國際學術研討會。照相時有人向我介紹了張作霖的‘九公子’,我問起他的年紀,他回答自己62歲。而張作霖是在1928年去世的,張作霖去世后還能有兒子?這豈不是天大的笑話。我相信法律會主持公道的!
這場官司源于一篇文章和一部紀錄片。1994年5月29日,哈爾濱某報上發(fā)表了一篇《張作霖有“九兒子”嗎?》的文章,文章署名為“張學良舊居陳列館館長楊景華”。
2002年1月,張學忠在北京見到一部專題片《中國詐騙大案紀實》,里面有楊景華在片中介紹當眾戳穿張學忠假冒身份。2002年年末,張學忠將楊景華起訴到沈陽和平區(qū)法院,要求楊景華賠償經(jīng)濟和精神損失14萬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