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情,這個在大多數(shù)中學生心目中頗顯神秘的字眼,今天早晨卻成為尚文中學初三(4)班藍艷老師和學生口中出現(xiàn)頻率最高的詞,因為他們在上“愛情單元”第一課———蘇霍姆林斯基的《給女兒的信》一文。雖然起初許多學生的狀態(tài)是“頭都低著,耳朵豎著”,但隨著老師通過數(shù)字統(tǒng)計、學生自己的小故
事以及配樂朗誦等各種方法調(diào)動課堂氣氛,許多人擔心的冷場沒有出現(xiàn)。相反,課堂上還時不時發(fā)出會心的笑聲。
歡迎VS不歡迎:49∶5
上午9:00,第二節(jié)課上課鈴聲響起,走進教室的藍老師沒有講課文,卻向全班公布了一個數(shù)字。上“愛情如歌”單元前,學校給每個初三學生發(fā)放了一份匿名調(diào)查問卷,第一道題是“對初三課本設立愛情主題的看法”。藍老師統(tǒng)計之后告訴大家:“在咱們班里,歡迎和不歡迎的比例是49:5!贝蠹衣牭竭@里,會心地笑了。
開學時課代表“打探”消息
接下來,藍老師講了一個小故事———
上學第一天,語文課本還沒有發(fā)到學生手里,但是大家都在教室里悄悄議論著報紙上“中學課本直面愛情”的報道!斑@是真的嗎?”“我們不就上的是試驗版新教材嗎?趕緊查查有沒有啊!”學生們七嘴八舌地交流著,最后決定委托語文課代表劉璐到老師那里去“打探”一下消息。劉璐起先覺得不太好意思,后來抑制不住好奇心———她自己也想快點知道答案,就答應下來。
她到老師辦公室問:“藍老師,你的語文書能不能借我看看?”細心的藍艷當時就想,她是不是對“愛情”這個特別的單元感興趣。果然,劉璐翻了一下目錄,目光在“愛情如歌”專題上停留了一會兒,然后把書還給老師就告辭了。走出教師辦公室,劉璐就像小鳥一樣“飛”回教室,把這個消息告訴了等待在那里的同學們,大家興奮得不得了。第二天書一發(fā)下來,好多人先翻到“愛情如歌”單元細細品味起來。
男女間的感情就是愛嗎
“在看到這篇課文前,同學們心目中愛情是怎樣一種感情呢?”藍老師用問題一步步引導學生進入主題。
“愛就是要相互喜歡,相互關心!薄皭矍椴粌H僅是男女之間的感情,愛是一種豐富的感情,不光要愛丈夫和妻子,要愛身邊的每個人,愛是一種廣大的情感。”同學們七嘴八舌,越說越激動。
“同學們的回答都很好,從不同角度闡明了愛情的內(nèi)涵!彼{老師說!暗俏乙苍谝恍┩瑢W的隨筆中看到這樣的定義:愛情就是男女間的感情,愛情就是結婚生子……你們同意嗎?”
學生在座位上開始竊竊私語,老師并沒有阻止,而是讓他們討論了1分鐘,然后請學生回答。一個學生的回答逗笑了大家:“我不同意,如果這樣的話,爸爸和女兒、媽媽和兒子之間的感情也是愛情了。”
在《綠袖子》優(yōu)美的旋律中,藍老師富有感情地朗讀文章的第6~23段———蘇霍姆林斯基用神話故事向女兒解釋什么是愛情。念完之后,老師問:“如果你是蘇霍姆林斯基的孩子,你聽懂了嗎?”
“愛情是無法用語言表達的,只能用心靈感受”有十幾個學生爭相發(fā)言,氣氛越來越熱烈,很多學生在看書時,順手把優(yōu)美精辟的句子劃下來。一男生形容課文上夫妻倆四目相對時,用了“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來形容,引得大家哈哈大笑。老師說:“沒關系,今天我們就要在課堂上大話愛情!
最后一個發(fā)言的男生叫樂怡昕,他說蘇霍姆林斯基用書信的方式給女兒講愛情是個好方法,他原來也喜歡一個女生,但當面就是講不出口。大家聽了大笑起來。
愛情觀:男生現(xiàn)實女生浪漫
媒體前不久報道了"愛情專題"進入初三語文課本的新聞,在"愛情課"正式開課前,尚文中學全體初三年級的489個學生每人拿到一份調(diào)查問卷,調(diào)查他們"對初三課本設立愛情主題的看法"。昨天記者第一時間拿到這份調(diào)查結果,發(fā)現(xiàn)近9成學生非常期待上"愛情課"。有趣的是,大部分男生對愛情的看法比較實際,而女生的想法則更浪漫。
初三學生紛紛提前預習
在前往尚文中學的路上,記者碰巧遇到兩個該校初三(5)班的男生。他們告訴記者,雖然還沒有上這個單元,但是它卻在學生中產(chǎn)生了轟動效應,大家雖然都不明說,回家卻早已主動偷偷"預習"了這個單元。
"我挺喜歡這些文章的,我媽也說好。"虎頭虎腦的小晨一只手拉著紅領巾笑著說,看得出來還是有點不好意思。一旁的同伴比較內(nèi)向,只是說了句:"挺羨慕《給女兒的信》里的女兒,如果我也有一個蘇霍姆林斯基這樣的爸爸就好了。"
當記者問起小晨媽媽的看法時,他回答:"我媽認為,應該早點給我們上這個課,讓學校告訴我們健康的愛情才是負責任的。"
小晨所提到的同學們"偷偷預習"現(xiàn)象在調(diào)查結果中也有反映:相當一部分學生在"讀過的反映愛情的文章"一欄中寫下了蘇童的《老愛情》---"愛情如歌"單元中的一篇文章。
男生現(xiàn)實女生浪漫
雖然是匿名調(diào)查,但因為標明性別,可以看出男女中學生對愛情的看法很不一樣。男生大多實際,女生對愛情的看法則更偏向浪漫。
許多男生認為,愛情是相互關愛、互幫互助,是對對方的承諾與責任,必須尊重對方。相當數(shù)量的女生則認為愛情神圣而純潔,奇妙又美好,甚至有些女生寫"愿意為自己的他付出一切"。
教育界有關專家指出,學生的這些表述顯示,雖然他們對愛情的理解尚不完整,但可以看出他們已經(jīng)開始接觸和愛情有關的內(nèi)容并產(chǎn)生一些自己的想法了。
教師 新題材備課小心翼翼
已經(jīng)是第三次修改備課材料了,尚文中學的初三語文老師藍艷為了上好"愛情如歌"單元,提前兩個禮拜就已經(jīng)開始設計備課筆記。"不得不小心翼翼,畢竟作為老師,我們也是第一次在課堂上接觸這個專題,把握一個度很重要。"藍艷說。
老師能說透"愛情"嗎?不少接受采訪的中學老師認為,關鍵不在說透,而在于如何從健康高尚的角度引導學生正確理解、正確看待"愛情"。七篇課文雖然都有關"愛情",但其實又都隱含著人生觀,就看老師如何去引導,如何去提升。他們認為,把"愛情"這種人類的美好情感加入語文課本,讓學生正面學習和接受愛的教育,遠比讓孩子跟著鋪天蓋地的言情片模仿愛情要好得多。
"其實學生在愛情方面有很多話要說,但是他們不一定愿意在大庭廣眾前說。"藍老師告訴記者。所以,個別學生如果能在課堂上講自己的"愛情故事",那一定是亮點,但是學生肯定不愿意公開自己的隱私,老師也決不會強迫他們說。
因此,"愛情"語文課會熱鬧?會冷清?是老師唱獨角戲?還是學生爭相發(fā)言?這個問題連日來一直困擾著初三語文老師們,也難怪他們要反復修改備課筆記。藍艷最后表示,起碼,她一定會以朋友和姐姐的身份上這堂課,盡量讓學生輕松地接受"如歌的愛情"。
專家異議
莫制造愛情神話
從目前情況看,"愛情如歌"單元所選的七篇"談情說愛"的文章---蘇霍姆林斯基的《給女兒的信》、普希金的《致凱恩》、夏洛蒂·勃朗特《簡愛》中節(jié)選的"因為我們是平等的"、舒婷的《致橡樹》、公劉的《只有一個人能喚醒它》以及秦觀的《鵲橋仙》---得到了大多數(shù)學生、家長、老師以及專家的肯定。
但是,也有專家指出,雖然這些文章單獨來看都不錯,但集中在一起,作為論述愛情單元的一組文章,總體給人的印象似乎還比較單一。事實上,今天愛情生活包容的面是無限豐富的,這種豐富性假如僅僅停留在愛情的美好這樣一個闡釋層面上,就等于是在制造愛情神話。應該有一種包容度更大的范文組合來展示愛情生活,包括論述短暫愛情和愛情失敗的篇章,這樣可以增加學生對愛情的多面理解。(記者肖波)
特約編輯:張慶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