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日韩久久久久综合网|中文字幕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日韩一区欧美二区成人动漫|久久久亚洲香蕉夜夜夜

  • <ruby id="2ypha"></ruby>
    <code id="2ypha"><menuitem id="2ypha"><small id="2ypha"></small></menuitem></code>
  • <dl id="2ypha"><address id="2ypha"><table id="2ypha"></table></address></dl>
    <acronym id="2ypha"><sup id="2ypha"></sup></acronym>
    <code id="2ypha"><option id="2ypha"></option></code>
  • 首頁 > 青島新聞網 > 半島網聞 > 半島網聞更多 > 半島城市群 > 正文
    12•15老人慘死在街頭無人救:120“見死不救”的背后
    青島新聞網  2005-01-12 10:47:09 齊魯晚報
     

      □2004年12月15日,濟南市泉城廣場附近一位老人摔倒,好心人及時撥打了120。120急救車趕到現場后,醫(yī)護人員詢問了老人情況,但并未將其送至醫(yī)院。

      □第二天凌晨,有人發(fā)現老人已離開人世。刑警隊技術人員和法醫(yī)尸表檢驗表明,死亡原因可能是因疾病
    死亡,也可能能是因天冷被凍死。

      □此事經媒體報道后,濟南市120急救中心陷入一片“見死不救”的指責聲中,并遭到了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機。120上上下下都受到了來自社會的巨大壓力。那么,是什么使120做出了這樣的舉動,作為白衣天使的120真的是見死不救嗎,記者對此進行了調查。

      “12·15事件”發(fā)生后,120相關分中心被停業(yè)整頓(現已恢復),當事人也受到了處理。記者來到濟南市急救中心,想聽一聽他們的解釋和心聲。

      該中心一位負責人告訴記者,當事護士在處理這件事上確實不妥,但在這起事件中誰對誰錯,他們不想發(fā)表任何意見。他說,120成立近9年來,面臨著許多尷尬,他建議記者采訪濟南市衛(wèi)生局領導。為此,記者采訪了濟南市衛(wèi)生局分管120的副局長馬繼任。

      “三無”人員讓人無奈

      記者(以下簡稱“記”):在您看來,最讓120尷尬的問題是什么?

      馬繼任:很多情況下,社會上的好心人看到路邊有人好像生病了,就撥打120。120趕到現場后發(fā)現他沒病,但又凍又餓,確實需要救助。按規(guī)定,無病的“三無”人員,不屬于120的救助范圍,這讓醫(yī)護人員不知如何處理。我們曾嘗試將這樣的人送到救助站,但因其身份不明也不歸救助站管理,被拒絕。

      記:那么,有病的“三無”人員呢?

      馬繼任:所有有病的“三無”人員,不管貧賤富貴,都在救護范圍內。我這里有個統計,2004年,120共救護“三無”病人近2000人,墊付醫(yī)療費62.4萬元。

      記:120把“三無”病人送到醫(yī)院后,醫(yī)院怎樣處理?

      馬繼任:平心而論,絕大多數醫(yī)院都能從人道主義出發(fā),對“三無”病人給予積極治療。但也有個別醫(yī)院,曾出現過拒收“三無”病人的情況。前兩年,就曾發(fā)生過一起一家省級醫(yī)院扣押120護送“三無”病人急救車的事件。

      實際上,就“三無”病人而言,醫(yī)院比120的壓力還要大。收不上來醫(yī)療費不用說,還有很多問題。前幾天,一位“三無”病人被送到醫(yī)院后,下肢潰爛,需要截肢。醫(yī)院犯了愁:沒有病人家屬簽字,怎么辦?如果以后病人家屬找來以未經同意就做手術告醫(yī)院,怎么辦?為了保命,醫(yī)院請公安部門聯合簽字,才給病人做了手術?墒,病愈后,又該如何安排這位病人呢?總不能讓他一直呆在醫(yī)院里吧?

      在本次采訪中,記者也碰到了一件讓人痛心的事:2004年12月20日晚8時,一外地男子開某因被疑偷竊遭追打,致腰椎骨折,被120送到濟南某醫(yī)院。由于身上沒錢,也沒有親屬在旁邊,開某一直躺在醫(yī)院急癥科門外病床上。直到21日下午4點半,老鄉(xiāng)替其繳納住院費后,開某才住進病房。

      記:在濟南市,是否發(fā)生過120對“三無”病人見死不救的情況呢?

      馬繼任:這……我不敢說從來沒有過,但至少我沒有聽說過。

      記:如果發(fā)現醫(yī)護人員見死不救,怎樣處理?

      馬繼任:對醫(yī)護人員來說,“見死不救”是一個非常嚴肅的問題。但是,我國的《執(zhí)業(yè)醫(yī)師法》只規(guī)定“醫(yī)師應當發(fā)揚人道主義精神……”并未對“見死不救”做出懲罰性規(guī)定。在實踐中,很多地方對“見死不救”的醫(yī)護人員采取的是罰款或扣發(fā)獎金等辦法。

      急救車輛急需更新

      除了“三無”病人外,還有一些問題愈來愈困擾著120!澳壳,中心只有一輛高級急救車,其他車輛大多是普通的救護車,并且面臨著老化問題。一邊,病人等著急救,另一邊,車輛卻不好使,這讓人很著急。老百姓不了解情況,如果誤了事兒,他們肯定會把賬記到120頭上!睗鲜行l(wèi)生局宣傳處處長馬效恩也在反思120的尷尬現狀。

      據了解,按照衛(wèi)生部的要求,創(chuàng)建文明城市的標準是到2007年每5萬城市人口要配有一輛急救車。目前來講,濟南市離這個標準還差24輛。“再就是,醫(yī)護人員人力不足。”馬繼任分析說,隨著老齡化社會的到來,獨居老人會越來越多,而城市居民又大多住樓房。在急救時,抬擔架不屬于醫(yī)護人員的職責范圍,并且醫(yī)護人員多為女性,她們提著輸液瓶和急救箱,想幫忙也難以搭上手。因此,配備擔架員是120面臨的又一個問題。

      另據了解,像其他公共服務行業(yè)一樣,120也存在一些難以避免的尷尬。2004年,120共接到騷擾電話3.6萬個,跑空5305次,“這都是家常便飯,他們都已經習慣了。”馬繼任說。(記者 劉春雷)

    編輯:林彥婷

    頁面功能 【 小字】【 】【打印】【關閉

     
     ■ 站內檢索

     ■ 精彩鏈接
    青島,揚帆2008
    新視角看青島

    新聞網簡介 會員注冊 廣告服務 幫助信息 版權聲明 魯ICP證 000149

    青島新聞網讀者留言板 值班電話:86-532-2933059,8673059 傳真:(0532)2967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