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發(fā)改委日前曝光了8所教育亂收費學校,此舉引來了一片叫好聲。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被曝光的學校目前有一部分認錯,也有一些學校極力否認。這些學校的“態(tài)度強硬”使得輿論大嘩,許多人撰文激烈抨擊,網友們也是百般挖苦。
在教育亂收費泛濫的今天,負有價格監(jiān)管之責的發(fā)改委挺身制止,這無疑值
得肯定和贊賞,從輿論的反應也可以看出,發(fā)改委此舉也深得民心。但同時,對一些學校的申辯,我們不妨也以一種理性和寬容的態(tài)度看待。
任何一個人在面臨外界指責時,他有權進行自我辯護,同樣,任何一家單位或機構在面臨外界指責時,它也可以自辯甚至是反駁。教育亂收費固然可恨,一些學校的“不認賬”態(tài)度固然讓人難以接受乃至反感,但公眾可以不同意他們的意見,卻有責任捍衛(wèi)他們說話的權利。因此,學校與發(fā)改委的話語對峙,這其實是正常的現(xiàn)象,公眾應以平和的心態(tài)面對。
不過,正常歸正常,我們也要看到,這種正,F(xiàn)象也需及時化解,因為目前,質疑發(fā)改委的聲音開始出現(xiàn),一些公眾對雙方自說自話感到不解,甚至有人認為學校的“拒不認錯”傷害了發(fā)改委的權威和公信力。一時間,很多人陷入了“迷惘”之中。
其實,對于涉嫌亂收費學校的調查,如果每一個步驟都能向公眾公開,話語的對峙和公眾的迷惘也許不會出現(xiàn)。設想一下,對亂收費的調查進展若能通過媒體進行動態(tài)的發(fā)布,那么任何一個學校受調查的理由,受調查的過程,被曝光或處罰的依據(jù)都將一目了然,公眾因此看得明明白白,即使公眾有一些迷惑,這些迷惑也會隨著調查過程的深入和公開得以化解。此外,調查過程若公開,那么相關學校的自我辯解也將在第一時間被推向輿論前臺,這些辯解將得到公眾和法律的評判,最終它們是否能成立估計也不會引起爭議。
套用一句名言:正義不僅應當?shù)玫綄崿F(xiàn),而且應以人們看得見的方式加以實現(xiàn)。推而廣之:丑聞不但應當揭露,而且應該在公眾看得明明白白的情況下進行揭露。面對某個丑惡現(xiàn)象,公眾不僅需要一個最終調查結論,更要知道這個結論是通過怎樣一個過程產生的,這個過程有哪些方面的調查介入,有具體哪些人或部門被牽涉進來,這些人或部門又扮演了怎樣角色,應該承擔什么樣的責任等等。
近幾年來,政府部門將一些丑惡現(xiàn)象以及政府內部的不法行為向社會曝光,這樣的個案越來越多,對于這些揭丑者,公眾理應向他們致敬。但是,也要看到,對于丑聞的揭露,不僅需要道義上的優(yōu)勢,更要有事實上的說服力,只有將事實毫無保留地公之于眾,才能保證事實結論的無懈可擊。
所以,針對目前一些學校與發(fā)改委的話語對峙,建議發(fā)改委進一步公布對這些學校調查的詳情,向公眾說明這些學校亂收費的依據(jù);當然,如果有學校覺得是發(fā)改委“冤枉”了自己,也可以拿出自己的證據(jù)說服公眾?梢韵嘈,在神圣的事實面前,任何一個亂收費卻不認賬的學校將無言以對,同時發(fā)改委的權威和公信力將能得到良好維護,公眾也將由此獲得一個正確的判斷。(國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