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產業(yè)有多大,我們的汽配廠就有多大,這是我們永久的奮斗目標!比涨,本田汽車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在廣東南海開業(yè),本田技研株式會社社長福井威夫在投產儀式上自信滿滿,對于未來本田在中國的發(fā)展
,他有著相當美好的愿景。
據(jù)了解,這家公司由本田技研工業(yè)(中國)投資有限公司投資9800萬美元,以變速箱等為主打產品,設計生產能力為24萬套,在投產初期將進行變速箱、傳動軸的加工和裝配,以及發(fā)動機零部件(曲軸、連桿)加工,隨后計劃增加目前由日本進口的變速箱齒輪加工及控制系零部件生產工序。產品主要提供給本田在中國的汽車合資公司廣州本田、東風本田,以及專門生產出口產品的本田汽車(中國)等三家整車公司。
隨著日本三大汽車企業(yè)相繼落戶廣州,在整車商慣常要求的與配件商相距1小時車程的半徑距離作用下,大批以日資為龍頭的汽車零配件廠商強勢進入最具地緣優(yōu)勢的佛山,本田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進駐佛山轄下的南海的。
福井威夫告訴記者,本田汽車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是繼美國俄亥俄州、印度尼西亞和美國喬治亞州之后,本田公司在海外建立的第4家可全工序生產自動變速箱的工廠,工廠滿負荷運轉后,變速箱國產化率整體將達40%。公司的投產也將使全球范圍內的本田汽車變速箱供應體系得以鞏固,勢必成為本田公司全球戰(zhàn)略的“主力軍”。
本田汽車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總經理蘆川正幸說,汽車變速箱是生產技術精確度要求最高的汽車零部件,在汽車的本土化過程中,變速箱的意義不亞于整車和發(fā)動機!氨咎锏哪繕耸,憑借新工廠的投產,建立起新的變速箱供應體制,以應對隨生產擴大而擴大的對變速箱的需求,同時提高動力傳動部件的本地采購率”。
“提高產品競爭力是非常重要的環(huán)節(jié),這當中,成本最為關鍵,提升本土化生產能力,是節(jié)約成本的最主要手段!备>虮硎荆咎镌谥袊嚹戤a能去年擴大到53萬輛,其中廣州本田36萬輛,東風本田12萬輛,本田汽車中國為5萬輛,“中國的需求在不久后將達到這個產能的極限,將關鍵零部件進行本土化生產,目的就是為了促進成本競爭力,在中國市場獲得更有利的優(yōu)勢”。
“2006年,我們已經將整車的年產量擴大到53萬輛,如果工廠將來能滿負荷運轉,它對本田在中國整車產能的擴大將提供實質性的支援。我曾經負責過本田公司在美國的項目,10年前,我們就在那里進行變速箱的國產化生產和研發(fā),F(xiàn)在,中國市場與10年前的美國市場處在同一起跑線上,美國將成為中國的范本!备>虮硎,本田在中國的大規(guī)模戰(zhàn)略投資,取決于這樣一個背景:2006年中國汽車產銷量超過720萬輛,成為世界第二大汽車市場。
“自動變速箱的生產精確度要求非常高,除日本外,我們只在美國生產自動變速箱。這次在中國生產自動變速箱,是因為有53萬輛的產能作支撐。在當?shù)厣a,是提高成本競爭力的有效手段。如果項目運作順利,變速箱工廠將來也會對外出口。”福井威夫表示。
據(jù)蘆川正幸介紹,本田變速箱的箱體在中國國內采購,國產化率已經達到80%;傳動軸、齒輪等目前仍從日本進口,不過也將逐漸國產化!鞍ㄈ召Y在中國設立的供應商以及中資的供應商,這方面的國產化率已達到40%。對于我們工廠的產品,我們也希望將來國產化率整體達到40%”。
就在本田汽車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開業(yè)不久,記者又得到最新消息:本田計劃與廣汽集團共同合資,打造一個全新本土品牌,廣汽集團將在本月對此發(fā)布詳細進展。在接受記者采訪時,福井威夫也曾對此有過暗示。針對研發(fā)問題,福井威夫稱,本田公司認識到,汽車國產化率提高是必然的,今后在本地加強研發(fā)力度也是理所當然的,不過對于技術轉移,需要考慮投入與回報的比例。
目前,國內汽車零件生產仍主要集中在低附加值、高能耗、原材料密集型和勞動密集型產品上,而技術含量高的汽車零件依然主要依賴進口。變速箱完全實現(xiàn)國產化,意味著本田越來越認識到中國市場的重要性,技術保密與市場利益相比,后者變得更為重要,這也使其在中國開展研發(fā)事業(yè)成為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