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便民“不打烊” 央視點贊青島“夜間法庭”
司法便民“不打烊”、“夜間法庭”燈火通明……中央電視臺《法治在線》特別節(jié)目《法治新答卷》介紹了青島市市北區(qū)人民法院海云法庭新舉措:時間上的延伸——夜間法庭。展現(xiàn)了該法院司法便民服務模式不斷創(chuàng)新,讓群眾辦事更高效便捷。
市北區(qū)人民法院堅持和發(fā)展新時代“楓橋經驗”,秉持“如我在訴”為民情懷,積極探索實踐以“司法為民”為宗旨的多元解紛新模式??紤]到老城區(qū)人口集聚、上班族在工作時間訴訟難的問題,市北區(qū)人民法院海云法庭適應特定糾紛類型的處理需求,自去年起打造出“夜間法庭”工作模塊,利用晚上時間組織調解、開庭,幫助群眾下班后敞開心扉、化解積怨,用心用情回應人民群眾對司法工作的新期待。
在“夜間法庭”,法官們幫助過白天要辛勤工作的普通勞動者,鼓勵過遭遇感情困境的年輕上班族,見證過曾經大打出手的老街坊握手言和……不管案件的最終審理結果如何,當事人都會很真切地感受到司法溫暖。
“夜間法庭”彰顯著海云法官們傾聽群眾呼聲、傾情排憂解難的真誠。豐富完善多元解紛工作機制、扎實踐行“四個零距離”工作理念,形成一套成熟完備的便民舉措,從適用人群到案件類型、從啟動條件到庭務保障均配合嚴謹?shù)膶彶?、籌劃,為當事群眾提供了便利。
該法庭落實“以始為終、審執(zhí)一體、一跟到底”的工作理念,依靠社區(qū)和社會各界力量互聯(lián)協(xié)作,摸索出以"四個零距離"和公開化、便民化、科技化、全時空為主要特色的全方位和諧社區(qū)矛盾化解體系。巡回審判庭、人民調解室等能動型、專業(yè)化實體端口,依托線上“云平臺”科技助力,搭建起“零距離”審判、“零距離”調解、“零距離”指導、“零距離”服務為框架和內涵的“四個零距離”特色工作模式。
“微信溝通無死角”。庭長和其他工作人員的微信二維碼就發(fā)放大門入口處,當事人和群眾隨時可以添加好友,反映問題,提出訴求。
“云上化解無縫隙”。建立鄰里糾紛矛盾化解指導云臺,通過網絡、電話及線下結合的方式,借助社區(qū)和社會力量,隨時隨地了解司法需求,化解矛盾。
“一跟到底無期限”。依托微信群等云平臺,把判后答疑、敦促裁判文書主動履行等工作,都在一個平臺上進行。大大減少了上訴率,提高了自動履行率。
自2022年4月以來,海云法庭年均審結案件780余件,其中進入到強制執(zhí)行程序的案件比例下降67%,信訪數(shù)量下降93%,曾連續(xù)10個月實現(xiàn)零信訪,取得良好的社會效果。(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戴謙 通訊員 張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