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先講一個小故事:三伏天,禪院的草地枯萎了一大片!翱烊鲂┎葑寻,好難看啊。”徒弟說!暗忍鞗隽嗽僬f,”師傅揮揮手,“隨時。”
中秋,師傅買了一大包草籽,叫徒弟去播種。秋風忽起,草籽飛舞,“不好,許多草籽被吹飛了!蓖降芎。“沒關(guān)系,吹去的多半不實,撒在地上也不會發(fā)芽,”師傅說,“隨性吧!眲?cè)鐾瓴葑,幾只小鳥即來啄食,徒弟又急。“沒關(guān)系,草籽本來就多準備了,吃不完,”師傅心閑氣定翻著經(jīng)書,“隨遇!
半夜一陣大雨,徒弟沖進禪房:“這下完了,草籽被沖起來了!薄皼_到哪兒,就在哪兒發(fā)芽,”正在打坐的師傅眼皮都沒有抬:“隨緣!
一個多月后,光禿禿的院子里長出青苗,一些未曾撒籽的院角也綠意盈盈,徒弟高興地直拍手。師傅袖手在旁,欣然點點頭:“隨喜。”
在日常生活中,有時我們頗像故事里一驚一乍的徒弟,未嘗沒有改變現(xiàn)狀的雄心壯志,也不缺乏謀劃和攻略,而在快速多變的環(huán)境面前,我們的心境卻反復搖擺于浮躁、迷惘、焦慮,不安、沮喪、狂妄、傲慢、恐懼甚至絕望之間,以致成了情緒的俘虜,采取非理性的行動。這是為什么呢?或許是因為當我們還是一張白紙時,就被灌輸了一些過于狹隘的價值觀,樹立了急功近利的成就導向;或許是因為心志怯弱,無法擔當生命的重負,從而使我們在多變的現(xiàn)實生活環(huán)境中患得患失,陣腳紛亂。其實,生活充滿了機遇和選擇,生命樂章的每一個音符都有她的意義。我們當然應(yīng)該努力做到最好,但不可奢望事事如意,我們當然必須有理想志向,但面對現(xiàn)實世界時,要學會接受世界的不完美,正是世界的不完美,祝福著、成全著人類的進取和自由。
禪師的這份平常心,看起來隨隨意意,無可無不可,其實卻是參透生命真諦后的堅定,洞察世間玄機后的豁然開朗。幸福和快樂、成功的人生,是我們追求并努力的結(jié)果,同時又何嘗不是自己自由選擇的道路。當面臨坎坷挫折時,你可以選擇悲觀和失意,也可以選擇積極、進取和樂觀;當你失敗時,你可以選擇一蹶不振,也可以從中獲取經(jīng)驗,東山再起。人生行旅中的每一天、每一片風景都是讓我們充實生命的,關(guān)鍵是我們的態(tài)度。
如果一個人擁有平常心,就擁有了理性的清明,對生命的感激之心。有這樣一份信念,他就能順應(yīng)自然之道,充滿喜樂,不再為急功近利的浮躁隱蔽靈性,也不會為自己找來的憂悲苦惱所擊倒。如果一個人懷抱這樣一顆平常心,則了無滯礙,可發(fā)揮出生命的潛力,把事情做得更好,生活得更瀟灑。(王益武)